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環保問題日益突出,對我國的生產的發展都受到了嚴重影響。環保產業是指在國民經濟結構中以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所進行的技術開發、產品生產、商業流通、資源利用、信息服務、工程承包、自然保護開發等活動的總稱。伴隨我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也日趨惡化,特別是以三廢(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增加為代表的問題尤其突出。粗放型工業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急速擴大并伴之而來的利用率低下,更加劇了環境的進一步惡化。隨著“十八大”把生態加入“五位一體”,環保產業開始受到關注。近年環保產業在我國已初具規模,并呈現持續上升勢頭,環保產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環境服務發展較快。盡管環保產業前景較好,但與歐美日等環保先進國相比較,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仍存在較大差距,面臨的問題依然嚴峻,無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1.我國環保產業的問題點研究
我國截至2015年環保企業共有5萬余家環保產業,數量雖是挺多的多,但是企業的規模都普遍較小,規模在50人以下的占比超過了92%,中堅企業的數量明顯偏少。我國環保企業多數產業集中度低,大大的缺乏市場競爭力,使得我國環保企業技術落后,難以和國際環保企業相比較。如從事節能服務的環保企業從2004年60家企業,發展到2016年的400余家。雖然企業數量快速的增加,但大型企業數量仍屈指可數,資本金超過億元的企業更是屈指可數,總共不到10家,大多數中小企業只能提供單一技術的節能改造服務,與國際專業環保企業所提供的總體解決方案服務模式相比處于明顯劣勢。
1.1 我國相對于發達國家的產業投入少
在歐美日環保先進國家,環保產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產業,普遍建立以企業環保產品開發和升級為中心的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體制。目前我國的多數環保企業技術研發和升級仍依賴相關大學和科研院所,企業本身缺乏自主開發的能力。同時,技術研發和實際市場需求相脫節,紙上談兵的研究仍屬多數,對日益加劇的環境問題尚無實際解決方案。多數環保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高附加值品較少,企業難以獲取效益,高端環保產品大多數仍依賴于國際知名環保企業。沒有技術積累也是我國環保企業面臨的一個瓶頸問題,缺乏對高端環保技術的吸收和消化。多數環保企業對政府資金依賴性較強,企業創新投入的能力有限,社會資本支持環保產業創新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
1.2 我國市場競爭秩序的不規范
我國環保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缺乏市場監督機制和行業的統一標準。多數環保產品屬于低水平的重復生產。產品市場準人制度尚不健全,環境保護設施信息公開制度如同虛設,造成魚目混珠的市場亂象。在我國的部分地區,非市場競爭行為和地方保護主義依然存在。如市政環保工程建設中存在招投標弄虛作假的現象;部分高能耗污染企業為節約成本,不按照規章使用環保設備;部分地區僅限本地環保企業的產品使用,禁止外地同類產品進入等等。環保產業市場混亂必將阻礙環保產業技術進步挫傷經營者的積極性,嚴重妨礙了我國環保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2.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對策探討
2.1 完善我國環保相關政策體系
健康有序的環保產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產業政策的重點扶持和環保先進國相比,我國環保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更需要相關政策支持。應借鑒發達國家幾十年的寶貴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制定適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對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調整,進一步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的規模。通過環保稅等稅收手段,鼓勵引進國際先進環保企業的裝備、技術和工藝,加速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
2.2 加強我國規范環保產業市場
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規范的形式下,必須以環保市場需求為導向,培育和扶持若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重點企業。同時積極引導中小型環保企業向專業服務方向發展,為行業巨頭開發配套服務產品,形成雁行矩陣的發展模式,梯隊前進。實施名牌產品戰略,立足國內市場,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爭取更高的產品利潤。要積極探索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多元化的環保產業投融資機制,調動全社會投資環境保護和環保產業的積極性。截至2017年3季度,我國僅有環保上市企業53家,多數企業難以通過市場直接融資獲得發展所需資金,嚴重制約了企業的融資需求。目前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方式多元化應成為首要任務,盡快形成政府、企業、社會相結合的多元化投資格局。
2.3 加快升級我國環保產業技術
為達成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共同發展之目的,政府應通過減稅和財政補貼等手段加大對環保產業技術進步的支持力度。要進步集中人、財、物,在環保產業急需突破的關鍵和相關技術領域,以企業產品為導向,進行產學研聯合攻關和開發,加快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產業升級,盡快縮短我國與環保先進國的產品差距。近年,我國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環保政策,逐漸接近歐美環保標準,日趨嚴苛的環保壓力倒逼企業主動升級設備和技術,自覺實施清潔生產。
2.4 規范我國環保產業市場
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是進一步培育和規范環保產業市場的根本所在,要消除地方保護主義對環保產業的破壞隱患。就要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環保產業市場。自2018年1月1日起,我國《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等一批法律法規相繼開始實施,環保產業將再次迎來良機。但是環保企業低質低價的惡性競爭現象突出,環保產業市場秩序有待規范。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格依法行政,加強對環保市場的監督管理,規范市場行為,讓企業成品回歸實際價格。我國雖已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環境法律法規體系,但執法尺度掌控不嚴,地方保護主義較重,市場退出機制尚不健全。應加大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執行力度,這將是潛在的環保產業市場轉化為現實市場的*根本動力。同時發揮社會和行業中介組織的作用,推進企業環境信息披露體制建設,并使之成為產品質量評定等的依據之一,利用環境稅等手段來倒逼企業進行環保升級,達到要求。通過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為環保產業發展創造一個開放、有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與國際接軌,健全污染物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具體標準,讓環境成本價格數字化。特別對一些特味的污染物排放,一定要建立強制標準,嚴格監管。
3.結語
我國“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偉大目標。環保產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將是完成這一目標的重要一環。環保產業的發展,應該以優化環保產業結構和布局,以提高企業自身產品技術開發和市場適應能力為重點,要鼓勵環保企業加快探索產業模式創新,引領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同時不斷完善產業政策,設立市場準入制度,規范招投標及環境保護治理設施運行機制。保障“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環保產業的持續快速、協調發展。
本文由聚創環保儀器整理提供,本文地址:http://www.0746jia.com/newsshow-41-346-1.html